学术交流

药精通专访|恒兴医药CEO郭建军:不创新无未来

来源:




自722后,创新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我们可喜地看到,瞄准原创新药研发的诸多未盈利生物技术公司纷纷IPO成功,获得了市场广泛的肯定。一时间,创新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标配。


当下,改良型药物是当前药物的研发热点之一,而高端制剂的众多优点是目前改良型新药实现临床优势的最好的一种方法。虽然有部分高端制剂受到专利保护,致使研发困难重重,但规避专利并非不可实现。摸着石头过河,坚信我们能从Fast follow到First in class,再到Best in class;能从Me-too到Me better,再到Me best。


IDC 2021化学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CMC研发论坛将于10月8日-9日在青岛举行,会议将汇集60多位报告人就小分子新药创新技术研发进行讨论。组委会有幸采访湖南恒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郭建军博士,畅谈改良型新药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郭建军,湖南恒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武汉大学博士、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药学会理事、湖南省药学会制药工程专委会副主委、湖南省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药代专委会企业组委员、长沙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近15年的研究和管理经验,擅长于药代动力学(DMPK)、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生物分析(Bioanalysis)、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主持及参与了六十多个新药的整体DMPK研究项目(其中多个1类新药已成功通过CFDA/FDA/TGA等各国药监机构的评审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及超过100项仿制药生物等效性(BE)及新药I/II/III期临床研究的药代动力学分析研究工作。创建恒兴医药之前,郭博士曾任苏州某新药公司首席技术官。目前已发表近20篇SCI论文及综述,参与了一部英文科技书籍的编写,获得近20项中国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其先后获得”江苏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苏州市“吴中区现代服务业人才项目”、长沙市高新区“555人才”、长沙市“省市级领军人才”、长沙市“高精尖人才”、长沙市高新区“优秀青年企业家”、长沙市“百名青商培养工程”等荣誉和奖励。






图片
IDC组委会:

首先非常感谢郭总接受IDC2021组委会的采访。有学者认为“改良型新药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新药研发及上市途径”。您怎么看待该良型新药研发?


郭总

图片


在当前的国内外局势以及国内政策导向的情况下、以及在未来很长一段可以预见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说:药企如果不创新,就等于在自寻死路。新药创新,在中美监管系统定义中都具有相同的层次划分,创新程度较高的是一类新药(即创新药,FDA叫505b1),其次是改良型新药(FDA叫505b2)。进行一类新药的研发毫无疑问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国内大部分药企在这一方面的基础和经验非常薄弱甚至为零,这尤其加大了风险和难度。这种情况下,投入、风险和难度都更小的改良型新药确实是目前国内一些真正希望进行创新的企业可以优选的一条道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改良型新药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新药研发及上市途径”这句话是有前提条件的,

第一,被改良的对象本身就是巨人,即被改良的对象在临床、市场等方面本身具有良好的价值;

第二,改良型新药必须在巨人肩膀上站得住、立得稳,相比于改良对象具有显著的差异化或改进性优势。如此,立题依据才能足够充分。以上前提的核心其实还是改良新药的临床价值。当然,改良型新药是要通过审批上市的,立题依据是否充分,单是企业说了不算,最终决定者还是监管机构。所以“改良型新药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新药研发及上市途径”,企业需要多维度、客观的看待。


IDC组委会:

有学者认为“具有高效药物递送技术的制剂,就是高端制剂”,您是如何定义高端制剂,以及高端制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郭总




首先明确一下,高端制剂不等于复杂制剂,复杂制剂也不等于高端制剂。高端,第一是指技术层面的高端性,即具有高技术难度;第二,临床应用层面的高端性,也就是相比于常规制剂具有更显著的临床应用优势;第三,市场上的高端性,技术层面和临床应用上的高端也一定会带来市场上的高端性。全球每年新型高端制剂的复合增长率可达10%以上,远高医药行业的平均增长水平,而目前我国新型高端制剂的使用率还不足5%,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我国高端制剂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十分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高端制剂未来的发展趋势,从中长期来看,不论是高效、速效、长效还是服用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其整体趋势还是以药物特性及临床应用的需求为导向的,未来将有大量高端制剂新技术实现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生产的转化应用,尽管这一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但在技术创新、资本加持、专业人才三驾马车的带动下,中国的高端制剂未来一定能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IDC组委会: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改良型新药研究中最为核心的研究内容之一,这是最常用的一个桥接性、比对性工具,涉及新药改良前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否请郭总分析我国的改良型新药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策略?


郭总



正如您所讲,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改良型新药非临床研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桥接性、比对性工具,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总体研究策略是:

改良型新药的所有研究内容设计,既要往前看(是否具有临床优势,支持立题依据),也要向旁看(是否带来未知的安全性风险),表观PK研究和机理性ADME研究相结合,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基于这个总体策略,举例如下:比如针对改变处方工艺的2.2类,除了吸收特征可能明显的变化外,药物其他的ADME特征通常并没有太明显的改变,因此通常仅需进行简单的体内药动学比对即可,而不需要进行任何其他的ADME研究。比如,改变给药途径的2.2类,需重点关注暴露模式的改变,新的给药途径下,原给药途径的暴露模式通常并不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PK研究。再比如,2.3类的新复方,其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重点(没有之一)是DDI,为了预判和评估复方成分间的DDI,各成分自身完整的PK/ADME特征是必须的,如果不完整,需要设计实验来获取。总之,改良型新药的注册分类在我国有2.1、2.2、2.3、2.4共四类,每一类下还有各种不同情形,因此就算同一注册分类下,其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也不尽相同,难以一概而论,需要围绕立题依据、表观PK研究和机理性ADME研究相结合,具体问题/项目具体分析。


图片
IDC组委会:

在2020年12月30日CDE发布的指导原则称,改良型新药要体现“临床优势”,非临床研究需要做哪些研究内容,才可为临床试验有效性安全性提供支持?


郭总

图片


按照新药的要求,改良型新药原则上应进行完整的非临床研究。但改良型新药毕竟不是完全创新药,在已有符合当前评价要求的被改良产品的完整研究资料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的“桥接”研究,结合改良方向以及立题依据,按照Case-by-Case以及基于风险的评价原则确定需要开展的非临床研究内容,为临床试验有效性安全性提供支持。

提高有效性、改善安全性是改良型新药的主要目标。基于提高有效性的改良型新药,在开展临床试验前,非临床药效对比研究是必须开展的,应当在相对敏感的非临床药效学模型中选择临床试验所关注的指标进行对比评价,获得化药改良新药对比已有药品增效的证据,并同时开展增效的机制解释研究,如改良后提高了靶点结合力提高疗效、改变了药物PK特征和组织分布提高疗效,或改良脱靶毒性、进一步提高剂量后提高疗效等机制性研究。

基于改善现有药物安全性为目的的改良型新药,应明确待改善的不良反应的药物相关机制---是与化药活性成分单体的脱靶毒性或某毒性代谢产物相关、与原制剂的组织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相关、还是与处方中的某辅料相关,在非临床研究中对其相关机制进行研究。

不管基于何种改良方向的改良型新药,通常而言,均需要选择与人较为接近的种属开展非临床药代对比研究,比较改良型新药与已有药物在动物体内的PK特性,当改良型新药的体内暴露量AUC或峰浓度Cmax高于已有药物时,需要开展一般毒理学研究,对于改变了给药途径的改良型新药还需要开展局部毒性研究。当改良型新药的体内暴露量低于已有药物时,通常不再需要开展毒理学研究,但是非临床药效学研究则为重点研究内容。

IDC组委会:

在创新药热潮下,恒兴医药未来的业务布局是怎么样的?


郭总



恒兴医药未来的业务布局为:

①继续主要聚焦于创新药成药性评价服务:

1.以体内外DMPK研究为核心同时延伸到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

2.GLP下的生物样本分析测试服务,包括小分子与大分子;

3.创新药所涉及到的早期临床药理学研究,定量药理学研究,如PK/PD modeling、生理药动学模型(PBPK)、群体药代动力学(POP-PK)研究等。

②另外我们的复杂制剂平台,以改良型新药为主,将依托自身的药性评价平台优势,共同快速推进前期概念验证性研究,形成并完善从新药立项→样品制备→PK研究/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的改良型新药前期研究闭环。

③在以上两个重点业务板块之外,我们还将逐步发展建立中药临床试验研究方面的服务,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关领域的初步尝试。



非常感谢郭总的精彩分享,更多详细内容,请大家到2021年10月8-9日于IDC2021化学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CMC研发论坛现场交流,期待郭总带来的“改良型新药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演讲。同期,恒兴医药将于12号展位恭候各位前来沟通交流。


01
IDC2021·青岛 简介

IDC2021·青岛-化学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CMC研发论坛将于10月8-9日在青岛举办,IDC2021·青岛站将邀请60+Speaker,汇聚1000行业同行共襄盛会:

小分子新药创新技术研发CMC论坛:PROTAC、DEL、分子胶、CADD、AI、FBDD、CHAMP等创新技术共促新药研发;

改良型新药研发CMC论坛则聚焦脂质体、微球、吸入制剂、siRNA纳米载体、复杂注射剂、高端剂型、3D打印技术等类型新药研发;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中国创新药行业,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免费参会、展位预定、成为演讲嘉宾请联系:李欣欣  158 0045 2389(微信同号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商务合作

    座  机:0731-88412366
    手  机:135 4857 8188(黄先生) 
                186 0781 9796(吴女士)
    邮  箱:bd@everpro-medical.com
  • 人才招聘

    座  机:0731-85154366
    传  真:0731-88416766  
    邮  箱:hr@everpro-medical.com
    地  址:长沙高新开发区嘉运路 299 号 
  • 关注我们


湖南恒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7  EVERPRO  MEDICA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2018536号-1